依托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探索高校产学研创新模式,深耕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与农业与生物学院“一体两翼”、“相辅相成”,共同践行着交大农科“顶天立地”的发展战略。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需求,联合地方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通过共建教授工作站(室)、研发基地、示范基地、培训基地等,支撑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
服务品牌
教授工作站/室模式
立足上海农业科技需求,聚焦五大服务方向,在探索“一主多元”农技推广体系过程中建构并完善了“上海交大-区农业农村委-区农技推广中心”三位一体的上海交大教授工作站服务模式。同时,与企业探索共建教授工作室的服务模式。
三位一体技术服务模式 创新高校参与农推工作新模式
2006年,首个教授工作站在浦东成立,为高校农推工作注入了新活力,得到教育部官网的报道,并于2013年获国家丰收奖(农业推广合作奖)。
教育部官网报道教授工作站模式
都市农业推广服务模式2013年获国家丰收奖(农业推广合作奖)
教授工作站清单列表
名称 |
地点 |
成立时间 |
浦东教授工作站 |
浦东 |
2006.12 |
闵行教授工作站 |
闵行 |
2011.4 |
崇明教授工作站 |
崇明 |
2012.9 |
金山教授工作站 |
金山 |
2016.4 |
奉贤教授工作站 |
奉贤 |
2018.3 |
青浦教授工作站 |
青浦 |
2019.5 |
松江教授工作站 |
松江 |
2021.4 |
宝山教授工作站 |
宝山 |
2022.1 |
嘉定教授工作站 |
嘉定 |
2022.1 |
“伙伴研究组”模式
“伙伴研究组”模式是上海交通大学服务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农高区建设时探索出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其特点是联合地方高校服务产业。
聚焦巴彦淖尔农牧产业需求,将上海交大教师和河套学院教师组建“伙伴研究组”。通过一起科研,一起支撑产业发展,实现了人才培养、科技支撑的“双轮驱动”。
伙伴研究组及产业支撑
伙伴研究组建设
12个交大河院伙伴研究组吸纳超过40位河套学院教师参与。在上海交大专家团队的指导和帮助下,河院教师科研方向更明确、团队意识更强,论文和项目申请书的撰写水平也大幅提高。与17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其中,8个伙伴研究组聚焦“两链”、“两点”形成稳定的产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