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学生职业发展中心组织师生赴上海上实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东滩低碳农业基地开展参访实践活动。活动由学院学生就业工作负责老师带队,各专业教师代表及学生代表积极参与。
企业介绍
活动伊始,上实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施兴荣向师生们详细介绍了企业的基本情况。上海上实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作为上海实业东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已然成为上海现代农业领域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市政府下达的水稻、蔬菜、水产高标准粮田最低保有量生产任务。公司受控股股东委托,专注于崇明东滩67平方公里农业用地的投资与开发,业务范围广泛涵盖现代农业的农、林、牧、副、渔各领域,形成集投资、咨询、产品开发与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榜样力量引领
施兴荣先生饱含深情地讲述了自己“扎根东滩三十载,初心不忘默耕耘”的奋斗历程。1994年,自上海交大农学院学成毕业后,他秉持着对农业事业的无限热忱,毅然投身崇明东滩开发建设。三十一个春秋寒暑,他始终坚守在这片热土,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曾经荒芜的芦苇荡与盐碱滩涂逐步改造。如今的东滩,已然蝶变为瓜果满园、物产丰饶的江南沃土,更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高地。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坚守与担当,其奋斗精神深深触动现场每一位聆听者的心灵,激励着大家在各自岗位上奋勇拼搏。
观摩智能农机
在上实东滩低碳农业基地,一架大疆T100农业无人机腾空而起,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现场相关负责人向师生们介绍,这款无人机支持喷洒、播撒、吊运等多种作业场景,机身虽小,却蕴含着强大性能。该无人机动力系统强劲有力,可确保其在复杂气象条件下能够平稳飞行。高效的无人机生产作业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现代科技给传统农业带来的颠覆性变革。
走进大米加工
随后,师生们走进粮仓,深入了解大米加工的生产线。通过相关负责人的讲解,大家了解到,大米加工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需要历经原料接收、去壳处理、精加工处理、分级与筛选等27道严谨工序,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目睹眼前复杂精细的大米加工工艺流程,师生们深切感受到粮食生产的不易,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古训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这句流传千年的古训,不仅是对勤俭节约的倡导,更生动诠释了每一粒大米从田间播种、培育生长,到收割加工、最终端上餐桌所经历的漫长而艰辛的全过程,让大家对粮食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敬意。
体验大棚采摘
活动最后,同学们在园艺部经理奚刚的带领下走进小番茄种植大棚,他热情地向同学们介绍不同番茄品种的特点。在他的示范与指导下,同学们穿梭于藤蔓之间,挑选着心仪的番茄果实,采摘之余,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品尝起自己的劳动成果。这次采摘体验,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收获果实的喜悦,更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农耕的乐趣与意义,为本次实践活动画上了圆满而富有回味的句号。
本次上海上实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参访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实地观摩与深入交流,同学们对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技术应用及产业模式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此次活动为同学们明晰职业发展方向、完善未来规划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参考,有效拓宽了专业视野,激发了创新思维。大家深受鼓舞,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参访为契机,在农业现代化建设征程中持续探索、勇毅前行,以专业所学和青春力量助力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贡献智慧与担当。
图文撰稿 | 吴敏倩 杨滢宇
责任编辑 | 文硕
Copyright 2016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访问旧版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电话:021 - 34205866 备案:沪交ICP备201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