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动态

党建引领聚合力  校地共建促振兴 ——农生学院植科系第二党支部与崇明驻村工作组开展党建联建

发布时间:2025-04-24  阅读次数:91

4月18日,农业与生物学院植物科学系第二党支部联合崇明驻村工作组、上海交通大学崇明教授工作站以及上海崇明绿色蔬菜科技小院,在崇明区竖新镇竖河村共同开展了党建联建活动。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专家及党员代表、竖新镇领导、竖河村两委班子成员及崇明驻村书记代表等50余人参与,通过战略共谋、实践共行、成果共享,开启校地协同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植物科学系第二党支部书记章竞瑾、崇明驻村组组长陈慕群、上海交通大学崇明教授工作站首席专家周培及竖河村党总支书记杜红兵分别致辞,强调以党建为引领,发挥驻村工作组作用,共建长效平台,推动科技赋能农业、人才下沉乡村,实现多方资源融合互补。

章竞瑾、周培、陈慕群与杜红兵共同为“竖河农创试验园”揭牌,该试验园定位为校地联建核心平台,规划开展特色作物培育、有机种植示范等项目。

揭牌仪式后,全体人员在村委后院共同种下鉴证本次联建共建活动的桔子树。桔子树选取崇明本土的优质品种,象征“扎根乡土、硕果累累”的美好愿景,寄托了新时代农人建设美丽乡村的炽热情怀。

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乡村振兴实践案例,探索可推广的发展模式。

在交大科技小院基地——中新泰生农场,大家深入了解了其崇尚自然农法的有机生产模式——养猪场产出的污染物通过固液分离,固体猪粪进入堆粪场制作堆肥,尿液与污水则进入生化池变为水肥,既降低了生产成本,也解决了污染问题。这个实现养猪业和种植业循环的连体农场,是崇明首批博士农场之一,并通过了部级蔬菜标准园审核。

作为第三批崇明驻村成果的亮眼名片,大椿村乡村慈善空间项目深度融合公益与产业,创新打造 “慈善 +”多维生态场景。项目集慈善咖啡、福彩公益驿站、特色文创展销、亲子公益课堂等功能于一体,不仅成为社会组织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前沿阵地,还与上海市第二社会福利院携手共建社会实践基地,搭建起城乡资源互通、爱心传递的桥梁。值得一提的是,慈善超市运营收入的 10% 定向注入大椿村慈善帮扶基金,将商业运营与社会公益无缝衔接,开创了乡村振兴新范式,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本次联建共建活动以党建为纽带,探索“院校+驻村工作组+村集体”科技助农新模式,未来将持续深化联建机制,不定期开展案例研讨与产业对接,推动更多科研成果从田间试验走向规模应用,助力崇明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高地与世界级生态岛标杆,共同书写“科技兴农、绿色富民”的时代答卷。

Copyright 2016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访问旧版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电话:021 - 34205866 备案:沪交ICP备201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