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全国农科学子联合社会实践圆满完成

发布时间:2017-10-19  阅读次数:3955

       全国农学院协同发展联盟(下称发展联盟)在2017年继续开展主题为“走进乡土乡村 助力精准扶贫”的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组织师生社会实践小分队赴部分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开展社会调研和帮学支农实践活动,这是加强青年学生培养,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重大举措。

       为积极响应发展联盟的实践行动,在我院团学工作负责人冯沸老师的组织下,十数位同学奔赴四川各地开展贫困村情况调查,深切贯彻了“走进乡土乡村,助力精准扶贫”的实践目标。

 

 

 

       在该次实践行动中,我院向四川各市分别派遣一位学生负责人,调查各市下属县、乡、镇下属的贫困村。根据调查报告反馈所得,各位负责人大多是前往本市政府扶贫办了解了大体概况后,通过政府渠道下访到某一具体贫困村进行了村级、农户等一系列的相关调查。被调查贫困村例如资阳市临江镇临庵村、攀枝花市仁和区同德镇双河村、内江市朝阳镇黄桷桥村等。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虽然各地均仍存在有大量的贫困村,甚至类似于达州等因地理、自然、历史原因导致的大面积严重贫困区域,但是整体扶贫情况却已经大有起色。了解到,各市乡镇已经往贫困村派遣了“第一书记”助力扶贫,各类下放资金、企业合作等都推动着贫困村的经济改善和老百姓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并且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当地特色产业的培养都在不断的丰富中。例如攀枝花市仁和区截至今年6月底,筹集扶贫资金已高达5000余万;资阳市临江镇临庵村刚于2016年底脱贫,基础阵地设施不断完善,并与相关合作社联手助力当地种植业发展。

 

 

 

       而在当地贫困村的农户调查中又了解到,大多数当地百姓对相关扶贫工作非常满意。在扶贫工作开展之前,各贫困村中的老百姓生活都十分的艰难困苦,而在一系列的扶贫工作开展之后,哪怕还没有达到脱贫标准,但老百姓生活仍然有了很大的改观。例如内江市朝阳镇黄桷桥村的一位老人在采访中提到,非常感谢五年前的扶贫干部陈书记:“他是我这个老头子的救命恩人”。他提到,那位陈书记刚到黄桷桥村就来看他,问他“日子过得苦不苦”,“身体撑不撑得住”,还帮助他申请医疗保险,帮他翻修住房。而在村干部进驻黄桷桥村之前,黄桷桥村的扶贫工作主要是村长为首,带领村民出于人道主义对贫困村民进行帮助,但对于相关政策和措施并不太了解。之后村里来了年轻“村官”,后来又来了扶贫干部,扶贫制度也渐渐完善起来,而贫困户的生活也渐渐好转,贫困发生率也在逐年下降。因此老百姓们对于扶贫工作的认知度和满意度也在不断地提升着。

       在此次实践过程中,每位同学都深入到当地的贫困村中进行了具体的民生调查,不仅为精准扶贫提供了翔实的数据和材料,同时也锻炼了自身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应有的能力和素质。我们期望着我们能尽绵薄之力带来帮助和慰藉,我们也盼望着我国民生经济的腾飞和全面小康的盛世到来。我们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所有的贫困村都将走上脱贫的康庄大道!

 

【撰稿】李志怡

【摄影】李志怡

Copyright 2016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访问旧版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电话:021 - 34205866 备案:沪交ICP备201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