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乘兴而行——专访1978级植物保护专业陆文玉

发布时间:2019-01-09 

陆文玉,现任上海市闵行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推广研究院、闵行区农技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大田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1978年考入上海农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植保专业。

http://news.sjtu.edu.cn/_mediafile/newsnet/2016/06/06/2tksakz8un.jpg

采访中,陆文玉回忆了在大学时期的校园生活,讲述了自己因个人的兴趣爱好而学习绘画、编程和财务知识的经历,并对寄语学弟学妹要学习多种技能,丰富人生阅历。     

口述:陆文玉

采访:姚宣竹、吴哲群

时间:2018年5月11日

地点:上海市闵行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记录姚宣竹

校园里的生活

恢复高考前的十年,学生高中毕业后,国家会分配到单位去工作;恢复高考后的1978年,已经没有上山下乡了,之前上山下乡的也已经回城了。那个时候,大家都随着洪流加入到高考大军,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那时我还在上学,即将高中毕业,学校得到这个消息就开始为我们准备复习。教科书、复习资料就三本书——数理化,但是非常厚。老师就用这个给我们讲课,学生也没日没夜地做题、适应高考。考不考得上,大家心里也没底的。

后来,我很幸运地考上了。那个时候办学条件比较差,许多学校没有住宿。因为学校大都在郊区,我们没有走读条件,在填志愿时大都是选有住宿条件的学校。以很多同学的分数,可以上其他学校,但由于没办法住宿,最终选择了农学院,成了我的同学。

当时大学的教学情况是怎样的呢?学院成立的时候开了一个成立大会,我们是第一届,当时上海那些在生物科学、植物病理科学领域的“掌门”级的人物都来了,还来了许多新闻媒体。高考刚刚恢复,农学院也在1978年恢复了招生,我们是第一届,条件比现在艰苦。刚刚进去的时候要学基础课数理化,我们都是在电视上看讲学,然后学习。但是教学,特别是那个时候的教师,很敬业,很关心学生,就像园丁一样。 我明显感觉到,那时所有的老师都在为学生着想,尽量地让学生多掌握知识,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操作。我们农学是实验科学,是要动手的。

那时候的教授很少,当时农学院也只有几个副教授。其中有一个育种的权威专家,还有中国植物病理学的创始人之一,还有中国蓖麻学的学术权威,他们都在我们的学院,师资力量是很强的。现在教学这方面我也不太了解,可能现在的教师更敬业了,但是我感觉那个时候老师很淳朴,没有什么私心杂念,就是一心扑在教学上,一心为学,为学生。那个时候的精神风貌和现在还是不一样的。

当时农学院也为学生提供了各种能够增长知识的课余项目,比如和同学们打排球,还有摄影摄像兴趣小组等。

还有上海音乐学院的同学,到农学院大礼堂来演出,效果很震撼,他们估计现在都是一些明星了。我印象深刻的、觉得比较有趣的课程有昆虫分类学。学了昆虫分类学这门学科以后,我在自己脑子里对整个昆虫的脉络梳理了一遍,就更清楚了。当时会有昆虫标本,我们学植保的主要是植物病理这一方面,还有昆虫害虫、化学防治一类的。还有生态学也印象蛮深,当时老师会组织同学们去实地考察。每个课程都会组织到郊区那些环境好的地方去学习环境保护。还有污水厂的治理,因为植物保护里面有个环保专业。另外还包括环境毒理学什么的。就是现在,国家对农业、农业环境、农业生态这一块也特别的重视。

我们三十多人一个班,我对所有同学的印象都很深刻,毕竟在一起生活了四年。和同学们之间最开心的、最值得回味的事情,是在学校电视上看中国女排的比赛。我记得同学们都很兴奋,为了支持中国女排,同学们还还策划过上街游行什么的。

学校也正常放寒假和暑假,我们就做一些跟专业相关的勤工俭学。我记得我参加过两个:一个是马教授的,他在搞蝴蝶的标本,采集来了以后,要出口。另外一个我参加的是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绘图。当时正好就是做上海市第一次菜田土壤质量的普查,要进行土壤成分的微量分析。在微量分析方面,我们在学校里得到锻炼的机会比较少,到了土肥所里面,几个同学在一起做,还有一点小钱,可以拿来补充一下生活。当然,更重要的是在勤工俭学期间学到了一些知识,把微量分析的整个过程,称量、碳化、测定蒸馏等环节,都跟着农科院的老师做了一遍,这样的机会真的很难得。这相当于是学习了课堂以外,或是课堂上没来得及教的内容和知识。质量普查最后总的结果我不太清楚,我们主要是做测定的过程,那个时候也接触了一些现在看来比较普通,但那个时候还是很高级的原子吸收、原子发射等知识。那时也有气相色谱了,不过和现在的色谱可能不一样。因为那个时候也没有电脑,就在一个称量室里面,宁心静气地在那边秤,因为你如果秤不准的话,出来的结果肯定不一样,后面的人就都白做了,还浪费国家钱财。

“专”业之重要

毕业的时候,是学校分配的岗位。我们几个人就被分到了闵行区。当时是闵行区跟上海县合并成新闵行区时,农业上还没什么发展,于是我们几个同学就被分过来了,有些留在县里,年长一点的就去乡镇里工作了。我的一个同学当时去上海县一个镇,工作了几年以后,就在那边主持农业工作,那个单位现在叫街镇农机服务农业服务中心,当时叫农业公司。

我们从事的是本专业工作,读过这四年书以后,我们看问题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都不一样了,因为在校期间获得的是系统的、科学的训练。所以,我觉得工作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在农学院那四年的专业学习。现在各个专业和以往都不太一样了。我们当初是小天地里面打深井,而现在是面向汪洋大海。 现在的农业发展,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节能减排、生态环保这些理念。还有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等,这些都是正在做的事情。减排就是化学农药的减量。还要进行土壤保育,耕地质量的恢复,土壤地力的提升,这些是要用技术把肥力藏在土地里面。

 

毕业后的“修行”

我之前有学过中国的山水画,上过一些课。中国画学习过程当中,第一步是要临摹。跟学书法一样,就是选一家去临摹。首先要跟临摹的一模一样,掌握这种技法。然后在这种技法掌握的基础上,再去创作。你要画得跟古代的那些名画一模一样,才知道他的构图和色彩是怎么出来的。即使是纯水墨的,也是如此。

我的绘画技法是在校期间学习的,也学了其他的项目。后来,我又学过计算机专业,做过几年程序员写过代码;因工作需要,又去学经济类的知识,考了国家财政部人事部的经济师。因为到了社会以后,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工作。我曾做了六年的财务工作。最开始,可能财务会计会认为核算的东西都是很专业的,农业专业的人不一定懂会计的。可我干了六年,也做得很好。所以,如果要我对在校的学弟学妹提些建议的话,那就是,四年的大学时光是很美好的,在这段时间里面,学习是一种积累,但玩也是很开心的事情,希望大家把握当下,做出最好的选择。我觉得如果喜欢学习的话,就应该多学一点各种各样的、感兴趣的知识,它会让你一生受用。我觉得人的潜力还是在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你对绘画有兴趣的话,无论是中国画还是西洋画,你不要放弃,绘画会使人更加脱离庸俗低级趣味,长此以往对你的面相也会有改变。比如台湾的星云大师,他就是像菩萨一样慈眉善目,说明他平时就是这样的一种心境,这不是装出来的。所以,我觉得画画还是蛮不错的,很文艺的。

版权所有上海交通大学

技术支持:维程互联